2025年春节前,永辉先后完成了41家门店的调改任务,历时数月。这一大动作不仅为永辉自身注入了新的增长引擎,也为困局中的零售业带来了一股鲜活的希望。
从最初一两家店的“试水”,到如今全面推开的门店“焕新”,永辉在调改这条路上越走越稳。正如一个庞大的连锁系统要想大象转身,必然离不开对动力机制、产品组合以及内在文化的全面升级。
本文将带你回顾永辉调改的几大核心改变,并从中汲取零售升级的关键思考。

一、春前调改,“老大象”在改变什么?
1. 多维度焕新,41家店几大升级方向
1)从商品到空间,层层焕新
- 优质商品:面向现阶段消费者对品质感和健康度的需求,以更多时令鲜生、当季食材、烘焙与轻食等项目驱动门店人气。
- 空间美学:简洁、年轻化的陈列动线,打造“乐活市集”般的氛围,让顾客享受逛超市的过程。
- 精致服务:从收银前置、休息区改造到烘焙、熟食区一体化运营,每一环都力求更贴近用户体验。
2)团队驱动:基层、骨干、中层三条线全面激活
- 基层员工幸福度:薪酬福利、门店环境、人性化排班,让一线伙伴更有干劲。
- 中层组织支撑:利用信任和激励机制,让中层高效对接上下,避免“传话变形”导致的策略走样。
- 企业老板认知升级:董事长张轩松亲自力挺,保证调改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有了真正的决心与资源注入。
2. 胖东来的支持?为何能持续发酵?
对行业人士来说,最有话题性的无疑是“胖东来”——这家以极致体验和员工幸福著称的零售商,对永辉帮扶初期确实发挥了很强的启发作用。但让外界惊讶的是:为什么早期只有几家店直接“手把手”指导,后面几十家门店也能延续这股势能?
这是因为:
- 动力之源已被点燃:当高层到基层普遍认识到“顾客满意、员工幸福”真能带来更强的复苏力,就会自发维持下去,形成一种内在驱动。
- 机制落地:不是依赖“外脑”一招吃遍天,而是在各种要素(商品、人、体验、场景)上都有“参考—消化—自建”的运营体系。
胖东来的帮助绝非简单“抄作业”,而是让永辉的团队打通了“认知—执行—反馈”的全链路,形成自发增长的能量。
二、大卖场还能重生?永辉的“结构力之变”
过往两年,大卖场在零售业中一度被视为衰退业态。然而,像步步高、永辉等品牌的调改,重新点燃了行业对“大卖场2.0”的乐观。
1. 大卖场的“新3R场景”:即烹、即热、即食
- 全新烟火气:烘焙、熟食、简餐、地方小食集中在一个更大、更舒适的区域,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
- 规模感与体验感并存:比小店更丰富多元,也比购物中心的餐饮市集更便捷,一次就能满足多种消费需求。
2. 强化“商品为王”,而非堆砌同质化
- 裸价采购、阳光链路:推动更透明的供应链,使生鲜、日杂等核心品类真正实现质优价合理。
- 现采+自有品牌:既能传达性价比,也能提供差异化产品,让顾客对永辉形成“好东西不贵”的持续印象。
3. 稳扎稳打:1万平左右门店的新秩序
- 大卖场不再盲目求大、求全,逐步确立“商圈足够—功能组合完善—体验感拉满”的调性。
- 无论是人间烟火项目、烘焙简餐,还是百货尖货精选,都要做到:让消费者“逛这家店就够了”,而不是被对面的小业态一冲,就失去生意。
三、零售蜕变的核心:从资本驱动到“人性驱动”
永辉调改能在短期内迸发强劲势能,绝不仅是花架子,而是触动了零售根基:人性。
1. 零售归根结底是“人服务人”
- 顾客感知:愿不愿意来店里驻足,核心在于购物舒适度、商品信任感以及互动的愉悦度;
- 员工状态:是“我在随意完成工作”还是“我想把工作做好,令顾客满意”,结果天壤之别。
2. “员工幸福”并非喊口号,而是系统建设
- 薪酬、激励:给到一线员工足够的激励和福利,让他们感觉“这里值得我付出”。
- 团队文化:管理者懂得尊重、信任、帮助员工,而不是一味用KPI施压或刁难,创造良性循环。
3. 领导力升级:内外“结网”,自我革新
- 高层老板要放下固有的思维藩篱,多与标杆对话,开放学习;
- 中层必须做好“承上启下”,将企业的美好价值观带到一线,也要把基层的真实需求反馈上去。
四、从永辉调改,看零售人的四大启示
1. 先统一认知,再动手推“升级”
市场竞争激烈,很多零售企业想做升级,但思路混乱、行动乏力。要先回答“我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零售品牌?”明确方向后,再进行商品、空间、团队等全方位配套。
2. 借鉴标杆,但别止步于“复制”
胖东来模式令人向往,却不能简单照搬。永辉的成功之处在于吸收理念、改造自身,用本土资源和组织方式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打法。任何借鉴都得二次生长。
3. 建立正向回路:让每次进步可见、能反馈
从环境到员工薪酬,再到顾客满意度,每一个“改进—获得正反馈—再改进”的过程,都需要在组织内部有清晰的传递。只有让员工真实看到“做得好有什么变化”,大家才会持续努力。
4. 回归“稳健”,抓好当下每一座门店
三年前,零售业过度狂飙扩张的痕迹仍在,业界累积了大批低效门店。对于现在的永辉或任何一个想“翻身”的零售品牌,关键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先把现有门店逐个做好,沉下去打磨,赢得口碑与长久健康。
写在最后
零售业的转型升级犹如一场“新生术”,需要理念与行动的多重变奏。永辉从2024年5月起到2025年春节前的连续调改,用41家门店的焕新案例展示了一种可能——那就是“从效率至上到人性驱动”,用温度和专业双管齐下,重构大卖场的吸引力。
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曾言:“企业最大的慈善,就是让员工和顾客都能幸福。”或许,对永辉而言,这并不意味着要成为“另一个胖东来”,而是证明着:哪怕在竞争激烈、效率为王的时代,坚持把“人”放在中心,也能有条不紊地“赚钱”,还能让员工和顾客笑脸盈盈。
如今,疫情后的零售业仍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新的一年,或许更多人会选择像永辉一样,从根本的文化与组织入手,让自己的一家家门店先变得鲜活起来。脚踏实地做好“当下门店”,是大象转身的第一步,也是零售品牌重新赢得消费者心的必经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标签:
41
永辉
门店
调改
员工
东来
零售
顾客
升级
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