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母亲节期间,蓝月亮在电梯广告中使用了“让妈妈洗衣更轻松”“妈妈您先用”等宣传语,意图表达品牌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然而,这一广告文案却意外引发了舆论风暴。许多网友认为,这样的措辞强化了“家务归女性”的刻板印象,未能与现代社会的性别观念相契合。
根据数据统计,在2024年5月5日至5月17日期间,该事件在网络平台共产生 5.5万条舆情信息,其中媒体报道约1千条,网民言论高达4.5万条。事件在短视频平台传播最广,占比60.7%,社交网络次之。从情感倾向来看,52.6% 为中性,31.4% 为负面,正面舆情较少。
网友观点:
面对外界质疑,蓝月亮客服表示:“广告本意是表达感恩母亲。”然而,这一回应因缺乏诚意和具体整改措施,不仅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相较于部分品牌在广告风波后迅速调整策略、道歉并优化宣传内容,蓝月亮的处理方式显得缺乏专业的危机公关策略。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2023年蓝月亮的销售费用逐年攀升,2023年销售费用高达 32.44 亿港元,占总营收的 44%,而同期净利润率仅 4.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之下,行业正常营销费用率约在 25% 左右。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蓝月亮近年来过度依赖营销,而其核心问题在于营收规模未能同步增长。在高昂的市场推广费用下,公司整体营收增长仍显乏力,说明其市场渗透率已接近瓶颈,而营销费用率的持续攀升也反映出增长策略的不可持续性。
2015年,蓝月亮因利润分摊问题与大润发、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终止合作,导致其线下市场迅速萎缩。2021—2023年间,蓝月亮直接销售给大客户的营收逐年下降,2023年线下分销商销售额同比下滑 15.3%。
面对线下市场的收缩,蓝月亮试图加大线上投入,但2023年其线上销售额同比仅增长 1%,远低于预期。这表明,在各大品牌争相布局电商的背景下,蓝月亮的线上增长空间已接近饱和,难以弥补线下市场的损失。
行业专家指出,日化行业仍需要线下渠道的支撑,而蓝月亮的策略过于激进地向线上转移,忽略了线下市场的重要性。同时,面对拼多多、京东等平台的“价格战”,蓝月亮的竞争优势逐渐被削弱。
作为一家以洗衣液起家的公司,蓝月亮的主营业务仍然高度依赖衣物清洁品,而产品矩阵相对单一。与竞品相比,蓝月亮的产品更新速度较慢,未能及时拓展新兴市场。
在近年洗涤行业的发展中,洗衣凝珠、洗衣片等产品逐步成为新趋势。然而,蓝月亮的创新步伐相对滞后,其2015年推出的浓缩洗衣液并未形成强势市场突破,而在新兴产品领域的布局也相对落后。
业内人士认为,蓝月亮如果不尽快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如进入家居清洁、个人护理等细分市场),将很难在未来几年保持竞争力。以竞争对手 立白 为例,该品牌已成功布局多品类,如洗洁精、消毒液、洗手液等,而蓝月亮仍然高度依赖单一品类,导致业务增长受限。
面对一系列挑战,蓝月亮若要扭转当前困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整:
✅ 优化营销策略:减少对高成本广告投放的依赖,改为提升品牌内容营销和用户体验,避免“母亲节广告风波”再度发生。
✅ 重振线下市场:重新布局超市、便利店等传统渠道,同时拓展社区团购、新零售等新兴渠道,以提升市场覆盖率。
✅ 加强产品创新:加快布局新型洗涤产品,如洗衣凝珠、洗衣片等,同时扩展至家居清洁、个人护理等领域,减少对单一品类的依赖。
✅ 增强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重新建立“高端洗护品牌”的定位,而非单纯的“价格战竞争者”。
蓝月亮的下一步,将决定它是继续“滑坡”,还是迎来新的增长契机。
从广告风波到销售困境,再到渠道缩减和创新乏力,蓝月亮的种种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蓝月亮必须调整战略,优化营销和产品创新,否则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逐步被边缘化。能否成功破局?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