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D快报内容详情

TikTok难民的觉醒:美国年轻人转向小红书,撕开“中国谎言”

2小时前 19 大屏时代

随着美国政府对TikTok的禁令生效,一波“TikTok难民”涌向了另一个中国本土社交平台——小红书。美国的普通人们突然发现,这个看似遥远的中国应用竟然成了他们新的社交天地,帮助他们摆脱了过往的偏见,并与中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人建立了更深的联系。这不仅是一次平台的转移,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

6401.jpg

TikTok禁令催生“难民潮”

美国的TikTok禁令于2025年1月19日生效,原因是政府担忧中国会窃取用户数据。美国的年轻用户们开始自嘲成为“TikTok难民”,不得不寻找新的社交平台。而他们的目光很快转向了小红书——一个由中国女性主导的社交平台,内容覆盖生活方式、美妆、旅行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数据显示,2025年1月8日至1月14日,小红书在美国的下载量暴增超过20倍。

这些“难民”们纷纷加入小红书,分享自己的生活,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不仅在这里找到了新的社交圈,还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国的认知,甚至反思美国媒体和政府的刻板印象。

Harlowe:从恐惧到理解

20岁的Harlowe来自内华达州里诺市,曾因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而对中国充满恐惧。但自从加入小红书后,她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与中国的朋友们建立了深厚的联系,甚至还取了个中文名字——“灵暄”。在小红书上,她结识了许多热情的中国朋友,分享生活点滴,聊购物、美食、旅游。Harlowe渐渐发现,自己从前对中国的认知是多么狭隘和片面。

“以前,我总听说中国是‘共产主义国家’,充满了压迫和控制,媒体总是对中国有负面报道。但现在,我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中国。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充满温情的中国人,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

Harlowe认为,社交媒体不应仅仅是用来消磨时间,而是应该成为促进理解和交流的桥梁。她开始主动学习中国的历史,参与关于中国的讨论,并期待更多人能够打破偏见,建立跨文化的沟通。

Fabian:发现中国的多样性

35岁的Fabian是一位来自洛杉矶的墨西哥裔美国人,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如此沉迷于小红书。通过这个平台,他发现了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多样性。过去,他总认为中国是一个由大城市构成的国家,但小红书上的内容让他看到了中国的另一面——辽阔的草原、雄伟的雪山、原始的森林。

“我一直知道中国有着非常多元的文化,但通过小红书,我才真正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中国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城市,它还有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

Fabian还计划在小红书上发布关于墨西哥传统文化的内容,分享自己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他认为,世界各国的人通过小红书分享自己的生活,能够消除文化差异,促进相互理解。

Mitch:从退伍军人到社交平台博主

Mitch是一位40岁的退伍军人,曾在伊拉克参战。在经历了战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折磨后,他生活困顿,甚至无法承担医疗费用。然而,自从他开始在小红书上发布内容后,世界对他而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平台上,他收获了1.5万粉丝,并开始通过自己的作品谋生。

Mitch表示,自己曾经对中国抱有偏见,认为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但小红书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他感叹:“这些年来,我一直被美国媒体灌输着负面的信息,但现在我终于明白,过去四十年里我所相信的,完全是谎言。”

社交媒体的深刻变革

这些“TikTok难民”的经历折射出当下社交媒体的一个重要变化:它不仅是交流和娱乐的工具,还是打破刻板印象、促进跨文化理解的桥梁。小红书作为一个中国主导的社交平台,为世界各国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新视野,让他们能够看到一个不同于媒体所描述的中国。

在小红书,Harlowe、Fabian和Mitch找到了新的社交方式,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重新审视了对中国的偏见。他们坚信,随着更多普通人通过社交平台打破国界和文化壁垒,未来的世界会更加紧密相连。

撕开谎言,迎接新的理解

这些美国普通人对中国的重新认知,证明了社交媒体的力量——它能连接世界各地的人们,打破文化隔阂,让我们更加理解彼此。虽然小红书是否能长期存在尚不可知,但它已经成功地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开放的对话平台,帮助他们走出信息封闭的圈子,消除不必要的误解。

如今,这些“TikTok难民”们已不再是迷失的群体,他们在小红书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未来,更多的人也许会意识到,只有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我们才能真正走向一个更加理解与和谐的世界。

相关标签: 小红 社交 中国 TikTok 平台 Harlowe 媒体 Fabian Mitch 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