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即将结束,各大品牌的营销活动如火如荼,纷纷推出各种年末促销与节庆活动。单单12月,场景营销的创意便层出不穷——下雪、平安夜、圣诞树、跨年夜等元素,激发了品牌们无尽的创意。对于营销行业而言,“场景化”已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而这场营销的热潮正推动着品牌从单一的信息传播,逐步过渡到更加精细、情感化的用户沟通。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场景化营销这一趋势,解读品牌如何通过对场景与用户情绪的精准把握,实施有效的全方位触达,以及这种营销方式如何在现代碎片化的社交生态中脱颖而出。
场景营销的成功与否,往往与品牌是否能够在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中自然融入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已经被智能设备和多个触点深刻改变。从手机、电脑到耳机、手表、平板,我们的时间被切分成了不同的设备终端。在这种碎片化的环境中,广告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简单的广告信息已经不再能引起用户的注意,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情感化、情境化的沟通。
例如,RIO鸡尾酒就精准地抓住了独居场景的情感需求,打造了一种适合一个人微醺时刻的品牌形象;红牛则在运动场景中嵌入了“累了、困了,来一瓶红牛”的传播语,巧妙地满足了运动后恢复体力的需求。又如,虎皮凤爪与追剧场景的结合,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更通过味觉上的暗示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这些广告通过将产品特点无感地嵌入消费者日常的生活场景,既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也加强了品牌的认知度。例如,大润发凭借“菜市场文学”的文案,精准地在打工人的工作与生活场景中找到了共鸣点,创造了让人记忆深刻的品牌形象。
好的场景营销,最重要的不是简单地将产品与场景挂钩,而是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基于其情感需求进行精准的“情绪打击”。比如,华为天气应用会在夏季高温时推送防晒霜推荐,或在用户准备进行户外活动时,提前为他们提供萨洛蒙越野赛事的折扣券,这种“提前一步,想你所想”的场景营销,不仅贴心而且极具实用性,深入人心。
随着消费者接触的设备终端越来越多,信息的碎片化与注意力的分散,使得单一终端的营销方式变得不再有效。在这一背景下,品牌需要构建一个多触点的全场景触达系统,通过覆盖不同的场景与设备来实现持续的用户互动与情感共鸣。
例如,小红书在在线上创造了潮流内容的同时,还通过线下的“安福路在线”和“慢人节”等IP活动,将品牌与现实生活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强有力的线上线下联动。天猫也不再仅仅依赖地铁屏、高铁站等传统媒体渠道,而是将创意延伸至行李传送带等意想不到的场景。在杭州机场,天猫通过将行李提取处变为“天猫好运提取处”,用这一充满创意的场景营销大大提高了品牌好感度,打破了单一媒介的局限。
更进一步,智能终端的跨屏联动已经成为场景营销的新趋势。比如,鲸鸿动能与迪奥在上海恒隆广场的合作,通过智能终端与AR技术的结合,打破了传统场景营销的方式。这一营销活动通过无缝连接线上与线下,让消费者在不经意间与品牌互动,获得了极具情感温度的体验。在用户靠近圣诞树时,系统自动推送互动卡片并推荐相应的服务,让广告不再显得生硬,而是自然地融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之中。
“空间音频”式营销,是鲸鸿动能在场景化营销中的一大创新。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数据联动,品牌能够在消费者生活的多个触点中准确地捕捉其需求,并进行精准推送。这种营销方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广告,而是通过智能生态系统的联动,使品牌在各种场景中自然地与用户发生联系。
例如,华为的“1+8+N”生态系统,它将手机、大屏、音响、眼镜、手表、车机、耳机、平板、PC等多个智能设备进行了深度融合。通过这个生态系统,华为能够在多个生活场景中触达用户的需求,例如高温天气时推送防晒霜推荐,或者在用户进入运动场景时提供健康建议。这种基于生态系统的数据联动能力,使得广告信息能够更为精准地捕捉到用户的需求,并以最自然的方式进行推送。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的数字时代,营销的方式也在不断进化。从单一的广告推送到场景化的精准触达,从信息的传播到情感的共鸣,场景营销已经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深度联系的关键。通过对消费者需求与情感的精准把握,品牌不仅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更能通过多触点的联动与生态平台的联动,构建出一个全方位的营销体系。
在未来,随着智能终端和数据联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场景营销将进入一个更加精准与个性化的新时代。而品牌们如何在碎片化的消费场景中抓住消费者的情绪与需求,将是未来营销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