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创始人Marc Raibert在美国休斯顿参加达索系统3DEXPERIENCE World峰会期间,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他的智能机器人研究所AI Institute已购买了中国机器人创业公司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并计划对其进行测试。Raibert表示,尽管宇树科技是波士顿动力的竞争对手,但他对宇树的机器人技术印象深刻,并希望了解其机器人的表现。
作为机器人技术的先锋,Raibert不仅注重自己的创新,也在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机器人进展。他提到,AI Institute购买了宇树的几款机器人,其中包括一款人形机器人和一些小型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价格相对便宜,但技术能力值得关注。Raibert表示:“即便我们是竞争对手,我们也可以买来看看它究竟能做些什么。”通过此举,Raibert希望测试宇树机器人的能力,同时也见证这一轮中国AI创新的热潮。
Raibert表示,他对宇树机器人的能力非常认可,尤其是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当他得知宇树发布了27款人形机器人时,他感到非常惊讶。他称这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成果,也因此与宇树CEO进行了深入交流。Raibert对宇树的进展表示肯定,并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潜力巨大。
波士顿动力的四足机器人Spot和人形机器人Atlas,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示了其卓越的技术能力。Raibert指出,虽然波士顿动力与宇树在机器人设计和功能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他认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将是对两家公司技术进步的一次巨大挑战。“看看它们会如何发展将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他说道。
Raibert还特别提到,由DeepSeek引发的中国人工智能创新热潮。他对中国在AI领域的突破表示高兴,并认为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Raibert预计会有更多创新理念出现,这将对全球AI技术和产业带来重大影响。
作为从事机器人研究超过50年的专家,Raibert对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现充满期待,但也清楚指出其复杂性。他表示,AGI的实现需要硬件与软件的深度结合,而且机器要实现完全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涉及伦理和监管等问题。Raibert认为,尽管人工智能不断进步,但距离完全实现AGI仍有很远的距离。
虽然Raibert认为人形机器人在商业化方面拥有巨大潜力,但他指出其普及面临三大挑战:家庭环境的复杂性、安全性问题以及目前人形机器人对家庭的高昂价格。他表示,在这些挑战解决之前,人形机器人要进入寻常百姓家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Raibert于2022年创立的AI Institute,致力于推动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基础科学研究。他表示,尽管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实现很多人类的能力,但与人类在肌肉纤维、神经、皮肤等细微之处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目前仍是困扰他的技术难题。
随着波士顿动力、宇树科技和中国AI创新的崛起,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Raibert的观点不仅体现了全球AI与机器人技术的激烈竞争,也揭示了人形机器人和通用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机遇。在未来,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商业化应用,将决定机器人产业能否突破瓶颈,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阅读完之后,您还可以阅读
AI聊天机器人的“黑暗时刻”:道德困境与技术挑战引发广泛关注
AI聊天机器人被曝教唆自杀引发伦理争议,科技伦理监管亟待加强
台积电CEO魏哲家确认与马斯克会谈:承诺“只要肯付钱,芯片一定有”
英伟达Jetson Orin Nano超级开发者套件发布:解锁生成式AI的未来,降低门槛,提升性能
2025年AI市场规模及估值预测:哪些AI技术将在未来三年杀出重围?
OpenAI投资三家机器人公司后计划自研人形机器人,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开源百万级机器人数据集:具身智能迎来“ImageNet时刻”
2024年融资千万美元以上的美国AI初创公司盘点:50家领先企业及投资趋势分析
AI 教父预警:人类灭绝风险翻倍,12 位大佬2025年预测全曝光
CES 2025:AI眼镜不再是唯一焦点,5大前沿科技领域引爆全球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