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D快报内容详情

小米AI眼镜蓄势待发?是“科技跃进”还是“概念狂欢”?

2025-02-08 18:56:33 166 大屏时代

这几天,网上关于“小米AI眼镜”的消息可谓沸沸扬扬。先是有人发现“小米眼镜”官微上线,被猜测新品即将登场;随后,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出面辟谣,表示该官微其实多年前就已注册,并非最近上线。但他并未否认小米有可能正酝酿一款真正的AI眼镜。

更有媒体称,小米AI眼镜原定2025年3~4月发布,现在或提前至2月,与小米15 Ultra同步亮相。数码博主@智慧皮卡丘也爆料,“M2442G1”的型号现已入网,很可能就是小米的新一代智能眼镜。从种种迹象来看,小米确实在下一盘“大棋”。

640 (2).png

小米的“眼镜野心”:从试水到AI

其实,小米早在2022年、2023年就发布过两款与“智能眼镜”相关的产品:MIJIA眼镜相机MIJIA智能音频眼镜。只是由于体验、技术与供应链等方面尚不成熟,这两款产品在市场上并未激起太大水花。

  • MIJIA眼镜相机:可以拍摄、翻译,甚至实现部分AI识别功能,但电池续航与佩戴舒适度被用户吐槽;
  • MIJIA音频眼镜:走“听歌+通话”路线,却没能打出相应的差异化。

如今,“AI大模型”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智能眼镜注入了更具爆点的想象力——从AI记忆系统、语音操控,到各种语义理解与场景式交互……一副看似普通的眼镜,也能变成搭载AI助理的“第二块屏幕”。

**小米这一次,显然想把“AI+眼镜”当作重要布局。**据传,小米不仅在大模型方向上积极研发,甚至挖来了DeepSeek团队核心工程师,以期在算法和算力层面直追或超越友商。因而,有理由相信新一代小米AI眼镜会在功能和生态上“添点硬货”。

640 (3).png

传说中的产品形态:对标Meta Ray-ban?

业内人士透露,小米或与供应链巨头歌尔股份达成合作,首款AI眼镜对标的产品是Meta Ray-ban系列。

  • Meta Ray-ban:第一代仅支持拍摄和听音乐,第二代加入部分AI功能,累计销量已突破百万。
  • 小米AI眼镜:如果参考前作MIJIA眼镜相机,小米可能会给它配备可显示画面的镜片,“独立芯片+电池”设计,以便脱离手机使用。在AI大模型的支持下,还能实现导航、实时翻译、拍摄+AR场景化等功能。

有消息称,小米的目标是首批出货30万台,与Meta相比似乎并不算高。可这背后也能看出,小米对“AI眼镜”这一新兴品类并不持过度乐观态度;它更像是一次探索、试错和试水,而非大规模“平替”路线的市场攻占。

值得入手吗?关键在于功能与价格

如果说小米眼镜相机的官网价2099元还“平易近人”,那么AI眼镜的成本可比简单相机复杂得多:要加入运算芯片、交互传感器、可视化AR镜片,光学模组的堆料并不便宜。

  • 可能的价格区间:参考行业现有AI眼镜,如闪极AI拍拍镜、Meta Ray-ban等,小米AI眼镜或许在3000元起步的范畴内——对普通用户而言依旧是个不算低的门槛;
  • 能否引爆需求:取决于小米能否整合“拍摄+AR交互+AI助理+手机生态”四大板块,并真正解决痛点。比如,观影、翻译、导航、AI问答等功能若能做到体验流畅、佩戴舒适,才有引发用户“尝鲜”冲动的可能。

XR“百镜大战”来了,小米能成功出圈吗?

XR(Extended Reality)市场已经是红海一片:

  • 国际品牌:苹果曾推出Vision Pro,但宣告停产;Meta依旧在XR上大举研发;索尼、微软同样在XR/AR领域试探;
  • 国内企业:雷鸟、PICO、XREAL、Rokid等玩家纷纷上场,甚至连360公司也不排除推出“VR/AR设备”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小米拥有更强的品牌号召力、更完善的生态链,以及一批忠诚度较高的“米粉”。一旦新品能打出差异化(比如良好的AI体验、深度与MIUI/小爱同学协同),就有机会在XR行业“杀”出一条血路。而一旦探索成功,小米将有可能在下一代计算平台站稳脚跟。

小米入场,会让AI眼镜迎来“大爆发”吗?

眼下AI眼镜市场仍然很小。根据维深信息发布的《AI智能眼镜销量跟踪报告2024年度》统计,去年国内AI眼镜销量仅5万台左右。大多数消费者对这类新形态设备还处于“观望”状态。
然而,我们也看到,VR、AR、AI三条赛道正在逐渐交汇:摄像头模组、光学投影、AI算法都在不断成熟。未来五年,这一市场很可能从“小打小闹”进入爆发期。不少大厂愿意在早期投入,哪怕短期难以盈利,也希望掌控核心专利和市场先机。

**小米选择此时入局,既是企业战略布局的需要,也可能是手机行业竞争与市场增速放缓后的主动转型。**一如当年小米进军汽车,背后也是对“下一波产业机会”的野心。

“MIJIA眼镜相机”让人见识到了小米在可穿戴光学硬件方面的初步探索,而如今“AI眼镜”加持大模型加速,则意味着小米有机会在XR浪潮中抢占更多话语权。

  • 对消费者而言,关心的是这款眼镜是否真正实用、价格是不是能打动人心、生态融合是否到位;
  • 对行业而言,小米的进入或将让“百镜大战”再度升温,产业链、技术路线、研发环境都将因此更加活跃。

至于小米AI眼镜是否真能在2月与小米15 Ultra一起亮相,我们拭目以待。毕竟,无论“官微辟谣”还是“媒体爆料”,都抵不过真正的产品发布来得实在。要是小米真能砸出一款“低价高能”的AI眼镜,说不定真的能开启一场新的“眼镜革命”。让我们期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相关标签: 15 AI 小米 眼镜 MIJIA Meta 相机 RayBan AR 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