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4年我用上人工智能AI之后,发现我的惰性思维越来越严重。凡是工作或生活相关,我总想着用人工智能AI来解决问题,甚至有时候希望人工智能AI替我来思考的愚蠢想法。今日凌晨骤然惊醒,发现用上人工智能AI并没有帮助我提升多少工作效率,反而使我变得越来越不愿意思考。于是我就漫无目的的使用百度搜索新闻,发现不仅仅是我,而且一些新闻媒体工作者也是一样的问题,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重复的新闻内容。比如这篇《《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榜前9》让各大新闻媒体下场转载来获取流量。
可能这背后不仅有人工智能AI的原因,或许还有搜索引擎的流量减少,以及人类在知识爆炸的过程中,越来越迷失自我,很多人不知道看什么,就跟随大众来看内容。都希望自己的喜好和大家一样,希望这样来减少焦虑。董宇辉说,当羊群整体移动时,中间的羊是搞不清楚状况的,它们只能跟着瞎转悠,也就是说能看清楚周遭的形势的只有走在边缘的羊,但是周边的羊也是最危险的,因为他们极其容易被猛兽叼走,这说明只有走在危险边缘的人才能看清楚生活的真实情况。即使是这样,周遭的羊还是会想方设法的拼了命的往羊群深处挤过去,毕竟大家是很乐意盲从的。世界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貌似只要自己和别人一样就合群且安全了,这个可以说是所有物种的一个显著特点了。
是啊!我们就是这样一只只绵羊,边缘的人看到恐怖后希望挤进羊群,羊群内部的羊,搞不清状况瞎转悠。如最近爆火了哪吒后,大家一起看哪吒。Deepseek爆火后,很多人涌进了Deepseek,使得Deepseek从人工智能变成了人工智障。
偶尔我脑海中会蹦出一些想法出来,既然人工智能可以进行深度思考,那么人类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进行深度思考呢?人工智能是将网上存在的错综复杂的知识进行梳理后进行深度思考,给出了它对于问题的答案。那么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度思考,给出自己的行动。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替另外一个人给予进行生命的思考。我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有生老病死,有喜怒哀乐,我们不是一行行冰冷的代码,我们不是一个插电就可以运行的机器。我们的思维是更深层次的,多向性的,复杂的,多维度的,哲学系的思维,这些思维的综合体是冰冷的机器无法取代的。有人说过,机器之所以无法取代人类,因为人类的思维存在缺陷。这里的缺陷不是所谓的错误,机器给出的答案很多时候是唯一的,而每一个人类都会有自己的答案,甚至不止一个答案。
所以说,人工智能AI只是工具,不应该替代人类思考。曾经chatgpt也希望通过砸机器来让AI替代人类思考,结果呢?Deepseek一出来,chatgpt被绝对碾压。但是并不是说,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取代呢?那就是,人类放弃了自己的思维!放弃了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人,就成了喂养人工智能的思维养料。人工智能会通过这些人的反馈,一次次成长最终成为了思维的怪兽,而人类将成为这些机器思考下的奴隶。
那么问题来了,你想成为人工智能AI的奴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