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D快报内容详情

京东外卖“低佣”杀入?美团甩锅“30%高佣”传言不实!

2周前 219 大屏时代

京东进军外卖的消息最近炒得沸沸扬扬,传言称“只抽 5% 佣金”就能吸引餐饮商家入驻。与此同时,美团却被质疑“高达 30% 抽佣”,一时间外卖平台“谁贵谁便宜”的话题再次成为市场焦点。事实究竟如何?外界也在看这场大平台的暗战,是否会改写行业佣金格局。

0000.png

京东外卖:早有布局,“只抽5%”属噱头?

实际上,京东在外卖领域的动作并非空穴来风。早在 2022 年,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就曾对外表态,考虑启动外卖业务;去年,京东 App 上悄悄上线了“秒送”频道,并陆续接入咖啡、茶饮和连锁餐饮等品类。如今“只抽 5% 佣金”的传闻一出,自然吸睛无数。

但有行业分析师直言,这类说法更像是“商战舆论攻防”。对大型连锁餐饮来说,无论是美团、饿了么还是京东外卖,真正的实际佣金都不会特别高。5% 若仅指“平台技术服务费”,有可能在理论上做到,但配送履约费另算,最终商户承担的整体成本也不会过低。


美团回应:“30%佣金”不实

与京东外卖“只抽 5%”的网传消息形成鲜明对比,另一边,美团却遭遇“30%高佣”指责。对此,美团一名发言人站出来辟谣,表示该数据并不真实。美团外卖对商户收取的主要费用包括:

  1. 技术服务费(6-8%):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佣金;
  2. 履约服务费:当商户选择使用美团配送时,才会另行收取,用于支付骑手和物流成本。

换言之,在美团看来,“30%”属于误导性数字,把平台的技术服务费与履约费、甚至部分可选增值服务叠加后得出的结果,但并非所有商家都会产生如此高的费率。


佣金之争背后:外卖平台如何两全?

外卖平台的抽佣率,多年来一直是商户与平台的“纠结点”——

  • 商家认为:过高的佣金压缩利润,经营压力倍增;
  • 平台则反驳:大额投入在技术、营销、配送网络上,收取一定佣金维持服务品质是必要的;
  • 骑手与物流端也需合理保障,否则配送效率与安全难有保证。

如今京东“低佣”介入,大有给外卖市场再加一把火的势头,也让商户对行业整体佣金体系能否“再降点”寄予期待。


行业观察:格局洗牌或推动更透明费率

本轮“谁抽佣更低”的争议,折射了外卖平台竞争加剧:从美团“龙头”与饿了么“第二极”,再到京东、高德等新玩家相继进入。

  • 或许在大厂之间的竞逐下,外卖佣金也会更透明、更多元,让商户有更多选择;
  • 也要看到,“只抽技术服务费”并不能囊括全部配送履约与营销成本,最终能否实际落到商户手里还得看平台的定价策略和服务质量。

未来走向:谁能“平衡三方”?

外卖平台要想稳健发展,就必须三方(商家、骑手、平台本身)共赢。佣金过高,商家难做;佣金过低,平台难以持续提升服务和保障骑手福利。
京东外卖眼下高调“低佣”宣传是否真的能在大规模运营中维系,还需要时间验证;美团、饿了么面对冲击,会不会跟进“降佣”策略,也值得持续观察。


总结:消费者观望,行业酝酿新局

无论是京东高调入局,还是美团极力撇清“高佣”质疑,都表明一个事实:外卖市场的蛋糕仍然很大,各家想抢先一步。在此背景下,平台间的竞争若能催生更合理、更透明的费率体系,最终获益者也包括商户与消费者。
当然,在“烧钱”厮杀的风口上,也要保持冷静。只有真正能做到菜品品质好、骑手配送稳、平台抽成合理,才能在这场外卖战中笑到最后。

相关标签: 30 外卖 美团 佣金 京东 平台 商户 配送 骑手 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