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D快报内容详情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首度发声:中国AI要做领先者,而非永远跟随者

1周前 522 大屏时代

在国产AI崛起的关键时间点,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近日频频走到公众视野:先是受邀出席高层专家、企业家代表座谈会,随后又在多场场合谈及“中国AI不可能永远跟随”的观点。其言论引发业内热议,也让外界更加关注这家以“R1模型”震撼全球的AI公司究竟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s_f1c93b7097b14622953ed68e29687ab8.jpg

01 从量化交易到通用AI,梁文锋的跨界之路

1. 幻方量化起家,国内量化私募“四大天王”
1985年出生于广东湛江的梁文锋,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后即投身机器学习、量化交易领域,2008年开始带领团队做全自动量化交易;2015年创办幻方量化,2019年其资金管理规模突破百亿元。

  • 2016年,幻方量化推出首个AI模型并全面启用GPU进行深度学习;
  • 2017年,宣布投资策略进入“全面AI化”阶段;
  • 2021年,资产管理规模突破千亿,跻身国内量化私募“四大天王”之列。

2. 自主研发“萤火”训练平台,打牢AI算力基础
为了支撑海量交易数据与AI模型训练,梁文锋带领团队自主研发“萤火一号”“萤火二号”大型训练平台。

  • “萤火一号”总投资近2亿元,配置1100块GPU;
  • “萤火二号”规模升级至10亿元,搭载约1万张英伟达A100显卡,性能可媲美英伟达DGX-A100,但成本下降近半,能耗减少40%。

这些早期技术积累为梁文锋涉足通用人工智能埋下伏笔,也为DeepSeek日后的超大规模模型训练奠定了坚实算力基础。

02 DeepSeek横空出世:中国AI的“东方力量”

1. 创办DeepSeek,剑指通用人工智能
2023年7月,梁文锋宣布正式进军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并创办深度求索(DeepSeek)。在短短一年时间内,DeepSeek接连推出多款重量级AI模型:

  • DeepSeek-V2(2024年5月发布)
  • DeepSeek-V3(2024年12月发布)
    凭借强大的性能和惊人的性价比,被硅谷同行誉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2. R1模型惊艳亮相,全球瞩目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了R1模型,号称性能可比肩甚至超越OpenAI最新的 o1 模型,并完全开源;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成本上大幅压缩,却实现了不逊于国际顶尖大模型的训练成果。

  • 开源优势:梁文锋强调,闭源形态下形成的所谓技术护城河并不牢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组织与文化”的沉淀。
  • 团队积累:在“R1”的成功背后,是DeepSeek多年来在算力平台、AI算法以及创新机制上的深耕经营。

03 公开发声:打破“模仿到原创”的技术壁垒

随着R1模型“出圈”,梁文锋原本低调的作风也逐渐转变,近日多次就中国AI的发展痛点和前景发表看法:

1. “中国AI不可能永远跟随,美国也不是不可逾越”

梁文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中国AI经常被描述“落后美国一两年”。但他认为更深层次的差距在于“原创”和“模仿”的区别。倘若总被动跟随,他认为“中国AI永远只能做追随者”。

  • 英伟达是西方产业和技术社区协同的产物。中国也需要构建类似“全链条技术社区”的生态环境,以推动从底层算力、算法到上层应用的全面创新。

2. “开源才是终极武器”

关于为什么坚定选择“开源”,梁文锋解释称,在颠覆性的技术浪潮下,闭源虽可短期圈地,但无法阻止后来者反超。DeepSeek将更注重团队、人才和创新文化的培育,“团队的know-how沉淀才是我们真正的护城河”。

3. 呼吁完善AI产业生态,支持原创力量

从GPU短缺到前沿算法再到应用落地,梁文锋多次强调中国必须有人站到技术前沿,形成可持续的创新体系。“缺乏配套技术社区导致国产芯片难以突破,只能获取‘第二手消息’,这显然不能满足未来AI市场爆发的需求。”

04 前沿与初心:DeepSeek能否改写AI格局?

梁文锋的快速崛起之路,折射出中国新一代AI创业者的突破与野心。DeepSeek能在短时间内连番推出重量级产品,让国际同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AI力量”。

  1. 规模化硬件投入大规模GPU集群为技术研发提供保障,但要持续与国际巨头竞争,必须在软件、算法与应用场景上做更多深度优化。
  2. 国产生态待完善面对美国对高端芯片的严格管制,中国AI企业仍需加速建设本土硬件和开源软件生态,打造真正独立且可持续的研发能力。
  3. 商业化与社会责任并重通用AI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技术圈,还涉及到产业升级、就业形态乃至社会伦理等多重层面。DeepSeek能否在规模化落地的同时,积极参与AI治理与规范,亦是市场对其长期评估的关键。

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不甘心让中国AI永远跟随,他坚持“技术自主”与“开源创新”的理念,正为国产AI开辟一条更具想象力的路径。从“量化私募之王”到瞄准通用AI的技术先驱,这位 80 后企业家用短短几年闯进“顶尖大模型”竞争赛道,引发中外业界的强烈关注。
在他看来,打造一个汇聚产业、科研、技术社区协同的完整生态,是中国AI迈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必由之路。DeepSeek R1 的横空出世或许只是个起点,如何巩固技术与人才优势,持续引领AI前沿创新,才是下一步更大的考验。正如梁文锋所言:“中国AI,终会有人站到技术最前沿,而非永远在别人身后。”

相关标签: AI DeepSeek 梁文 模型 R1 量化 开源 萤火 技术 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