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D快报内容详情

抢跑点映却难逃“屏摄”困扰,《蛟龙行动》拉开春节档序幕

1周前 67 大屏时代

1月26日晚19点,春节档电影《蛟龙行动》在全国IMAX银幕率先开启点映,场场上座率喜人,也预示着2025年电影市场热潮将再次升温。然而,与往年春节档类似,映后“屏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大肆传播,再度引发观众与从业者的担忧。尽管官方与影院多方联手倡议“拒绝屏摄”,类似不文明观影行为仍顽固存在。如何在这场备受期待的春节档大戏中,让“好观众公约”落地生效,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fcapp_641d7e3d-f20f-4c6d-b15a-a96d72b975a7_1737941590167.jpg

1. 点映火热,却难逃屏摄乱象

1月26日晚,“抢跑”春节档的《蛟龙行动》提前在全国IMAX银幕亮相,以其热血的海上战斗与核潜艇作战场景迅速吸引大批观众。记者留意到,影片结束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相继出现了大量“屏摄live”动图与剧照,其中不乏影片关键打斗与爆炸场面。

  • 一些热帖获得高赞和评论,甚至有人细致描述剧情发展,或以此“种草”电影。
  • 也有影迷对平台审核提出疑问:“刚上线就能看到大量屏摄片段,这种行为难道不该被限制吗?”

在2024年春节档,同类现象也曾引发轩然大波:当时,歌手薛之谦发布《飞驰人生2》观后感中不乏屏摄照片;热门电影《周处除三害》上映时,有网友形容“前排观众突然举起发光的手机拍照”,严重影响他人观影体验。此后,屏摄在业内一度被称为“不文明行为的重灾区”。

2. 春节档:屏摄易发时段,屡禁难止

众所周知,春节档是观众走进影院的高峰期,也是屏摄等不文明观影行为的“易发区”。人们往往在兴奋或好奇的情绪驱使下,用手机拍下电影的精彩场面,殊不知这不仅打扰了周围观众,也触碰到了版权和创作方的权益。

  • 观影须知:纸质电影票及影院映前广告通常会标注“禁止屏摄”,但许多观众或因忽视提示,或缺乏版权保护意识,导致此类现象屡见不鲜。
  • 官方行动:近年来,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多次发起“反对屏摄”倡议,电影院也通过映前宣传片及明星倡议活动进行警示,但效果未能彻底遏制这股乱象。

3. “好观众公约”再度发布,明星主创齐声倡导

为配合今年的春节档,多部影片的主创团队联合发声,“好观众公约”呼吁观众遵守影厅礼仪:

  • 不迟到不早退不屏摄不喧哗熄屏观影垃圾不留场
  •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蛟龙行动》、《哪吒之魔童闹海》、《熊出没》等影片纷纷针对各自影片特色,推出具备个性化口号的公约提醒。
  • 电影频道与小红书亦携手在本月22日推出“好观众公约”,由多位影人录制短片呼吁公众自觉遵守观影规范。

然而,从《蛟龙行动》点映次日社交平台上大量屏摄内容的反馈来看,“呼吁”与“实际效果”之间仍存在差距。虽然许多影迷并非故意“泄露剧情”,但这种拍摄行为始终违反观影礼仪,也存在潜在版权风险。

4. 平台审核待完善,影院管理仍需加强

“小红书”或“微博”等社交媒体在面对批量屏摄上传时,如何高效识别并监管,成为新的考验。虽有部分平台采用 AI 图像识别、关键词屏蔽等技术,但仍难阻挡大量图片或视频短时间内的流传。

  • 平台责任:有网友建议社交媒体平台加强图片与视频审核力度,尤其对热门电影关键信息进行重点检测。
  • 影院管理:在现场层面,影院可增加人工巡查,并加强映前提示与观众劝阻。对屡次违反观影规定的行为,应酌情采取警示或约束措施。

5. 观众呼吁文明观影:尊重创作与他人

尽管个别观众依旧“明知故犯”,许多影迷在网络上也呼吁大家共建良好观影环境。

  • 一位观众表示:“在大银幕前享受沉浸式观影时,最怕有人突然举起手机拍摄,不仅亮光刺眼,还让观影体验大打折扣。”
  • 也有人质疑屏摄动机:“很多人可能是单纯为了分享或晒动态,但还是要考虑是否侵犯版权、扰乱他人观影。”

随着《蛟龙行动》的点映打响2025年春节档的第一枪,丰富的片单与火热的观影热情将贯穿整个假期。然而,“屏摄”乱象再一次敲响警钟:如何让更多观众意识到这是对公共秩序与版权的一种破坏行为?这不仅需要更严格、更高效的平台审核和影院管理措施,也离不开全社会对于观影礼仪的共同维护。或许只有当更多人认识到“文明观影”才是对电影创作者和其他观众的尊重,屏摄之风才会真正退去。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春节档里,文明与好作品一样,能收获满堂彩。

相关标签: 屏摄 观影 观众 春节 影院 平台 蛟龙 点映 社交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