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最后一天,新周刊与百度联合发布了年度AI提示词“答案”。这个简单却深刻的提示词,在当代科技语境中,成为人们内心困惑与渴望的缩影。然而,看到“答案”这个提示词,最先让我联想到的,不是我们熟悉的现代问题,而是两千多年前楚辞中那个无数次发问的《天问》。屈原写下的《天问》提了170多个问题,天地日月、历史兴衰、人生悲喜,他想知道答案。而在今天,随着AI的发展,答案变得“立等可取”。当我们将屈原...
2025年开年,百度迎来了成立25周年,李彦宏的一封全员信点燃了新年科技圈的讨论。他在信中回顾了AI技术的狂飙突进,并预测2025年将是AI“超级应用”井喷式增长的一年。那么,2024年AI究竟改变了我们多少?如果说百度文库突破4000万付费用户、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超15亿次,展现了AI技术的商业成就;那么,年度AI提示词则更贴近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词汇,我们看到了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
尽管DeepSeek等推理大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了技术革命,但最新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模型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明显弱点。研究表明,当DeepSeek等模型遇到高难度问题时,频繁切换思路而不深入探讨现有路径,导致了所谓的“欠思考”(Underthinking)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推理效率,还显著影响了模型的准确性。“三心二意”的问题:频繁思维切换降低推理质量近日,腾讯AI实验室、苏州大学和上海交通大...
当Z世代脱口而出的不再是"百度一下",当小红书攻略比搜索引擎更受追捧,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撕裂传统搜索帝国的城墙。而大模型手持的三把利刃,正在重写人类获取信息的终极法则。第一把利刃:打破次元壁的"读心术"传统搜索引擎如同一个固执的老学究——你必须用精准的学术语言提问,它才肯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施舍几个链接。这种"关键词猜谜游戏"在抖音动动手指就能获取答案的时代,显得愈发笨拙。360纳米AI搜索的突破,...
2025年2月6日,凌晨3点,OpenAI宣布重磅消息——其ChatGPT搜索功能正式开放,且无需注册即可使用!这一宣布无疑震撼了搜索引擎的格局,特别是对谷歌而言,标志着其搜索霸主地位的逐步动摇。与传统的谷歌搜索引擎不同,ChatGPT搜索通过大模型的能力,能以极快的速度抓取和解析网络信息,为用户带来分钟级别的响应,尤其对于股票、财经、体育等行业,提供即时而精确的解读,完美解决了实时信息需求的痛点...
DeepSeek与OpenAI“春节后决战”:AI算命成新宠,谁将引领未来科技潮流?春节假期刚刚结束,除了传统的吃喝玩乐和走亲访友,AI领域却迎来了一场“技术风暴”。其中,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一跃成为了节日期间的“网红”应用,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使用体验迅速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在短短20天内,DeepSeek的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000万,且已有10家国内外云厂商宣布接入,成绩斐然,令整...
2025年2月13日,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AI来解决复杂问题和进行日常交流。然而,随着AI应用的普及,我们也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AI常常“胡说八道”,即便它错误的答案通常显得极其自信。这种现象被称为“AI幻觉”,它揭示了当前AI在处理事实时的局限性。《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与全球最先进的AI聊天机器人进行对话时,记者询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的配偶是谁?”却得到了令人意...
自从2024年我用上人工智能AI之后,发现我的惰性思维越来越严重。凡是工作或生活相关,我总想着用人工智能AI来解决问题,甚至有时候希望人工智能AI替我来思考的愚蠢想法。今日凌晨骤然惊醒,发现用上人工智能AI并没有帮助我提升多少工作效率,反而使我变得越来越不愿意思考。于是我就漫无目的的使用百度搜索新闻,发现不仅仅是我,而且一些新闻媒体工作者也是一样的问题,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重复的新闻内容。比如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