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香港——近日,一名香港议员和一名工会理事在分别遭遇电信诈骗时,均被骗子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伪装成熟悉的声音进行诈骗。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对AI语音伪造技术滥用带来的风险和隐私保护问题的讨论。
根据香港警方的通报,犯罪分子通过AI技术伪造了受害人熟悉的声音,冒充他们的亲朋好友或同事,通过电话联系他们并声称自己陷入紧急情况,需要借钱。受害人未曾怀疑,最终陷入了骗局。
其中,香港一位工会理事在接到自称为同事的电话时,被要求紧急转账五万元人民币用于“医疗急救”。由于电话中的声音与工会理事十分熟悉,理事未加怀疑,按照对方要求通过银行转账。
本次事件中,骗子利用AI语音伪装技术完美复制了受害人身边亲人的语音,让受害人完全无法识别真假。骗子通常会先通过公开途径收集目标的个人信息和语音数据,然后利用AI技术合成受害人熟悉的声音,增加骗局的可信度。
专家指出,这类基于AI语音伪装的诈骗手法,已经成为当前电信诈骗的新趋势,极大提高了诈骗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受害人很容易因情感上的熟悉感而放松警惕,最终中招。
此外,一名香港议员也在同一天遭遇了类似的AI语音诈骗。骗子冒充议员的亲属,以“急需转账帮助”的借口,要求其转账数十万港元。虽然议员一度感到怀疑,但由于电话中的声音与亲属十分相似,最后依然未能识破骗局,损失惨重。
警方在接到报警后,立即展开了调查,表示此类利用AI伪造语音的诈骗案件正在增加,并提醒公众提高警觉,尤其是在涉及转账和敏感信息时,务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对方身份。
工会也发布声明,提醒会员在类似情况下务必保持警惕,避免受到AI语音伪装技术的误导。工会表示将加强会员的防诈骗培训,提高大家对新型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
专家建议,公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AI语音诈骗:
AI语音伪装技术的出现,既为社会带来了便利,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工具。虽然这一技术本身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也带来了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的严重挑战。如何规范AI技术的应用,并加强社会对新型诈骗手段的防范,将是未来科技和法律治理的重点。
相关文章
AI假扮荷里活巨星毕彼特与奇洛李维斯诈骗,至少34人受害,骗子行踪曝光
WPS Office 推出 AI 语音速记功能,助力高效办公与公益行动
ElevenLabs推出全新对话式AI平台 助力智能语音代理快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