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在MWC创新工坊展区,前Adobe首席创意官Weber Wong创立的Flora公司震撼发布全球首个专为专业创作者设计的AI工具——"无限画布(Infinite Canvas)"。这款融合神经渲染与实时协作的创作平台,剑指当前AI创作工具"表面繁荣,内核空洞"的行业现状,或将引发数字内容生产范式的根本变革。
解构"伪创造力":创作者的反击
"当Midjourney用户用'赛博朋克猫武士'关键词批量生成壁纸时,真正的动画师正在为分镜脚本的连贯性失眠。"黄韦伯在发布会现场直言不讳。这位曾获戛纳创意金狮奖的连续创业者,展示了"无限画布"如何将AI从"内容生成器"转变为"创意协作者":影视导演可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三维故事板,AI自动解析场景逻辑并预警穿帮镜头;插画师笔触未干,系统已生成符合画风的延展方案;编剧修改角色台词时,AI实时呈现人物性格一致性分析。
区别于现有工具的碎片化输出,"无限画布"独创动态知识图谱技术,能持续学习创作者的个人风格库。现场演示中,建筑设计师将手绘草图拖入界面,AI在10秒内生成符合原始线条风格的三种结构方案,并附带力学可行性评估。这种"理解而非模仿"的能力,源自Flora自主研发的CreaNet神经网络架构。
破解创意产业"哥德巴赫猜想"
黄韦伯团队揭露了令行业震惊的数据:当前主流AI工具使用者中,专业创作者占比不足7%,且89%仅将其用于灵感采集。症结在于现有模型缺乏创作上下文理解能力——当设计师尝试将AI生成的罗马柱元素融入巴洛克风格教堂时,系统无法识别时代特征冲突。
Flora的突破在于构建了超200TB的专业创作数据库,涵盖建筑、影视、工业设计等七大领域。其专利技术"创意DNA解析"能解构莫奈笔触的物理特性或扎哈·哈迪德的空间语法,使AI助手真正理解专业创作逻辑。据内部测试,使用"无限画布"的建筑事务所,方案深化效率提升340%,且客户修改需求下降57%。
生态博弈下的暗流
尽管发布会引发创意界轰动,但质疑声随之而来。Autodesk首席技术官在社交平台发问:"当AI开始'理解'创作,知识产权归属将如何界定?"对此,Flora公布"三重权属协议":原始创意100%归属用户,AI优化部分采用收益分成模式,平台仅保留匿名学习权。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硬件端。要实现8K分辨率下的实时神经渲染,"无限画布"需至少60TOPS的本地算力,这或将催生新的创作设备军备竞赛。值得关注的是,Flora已与英伟达达成合作,搭载Ada Lovelace架构的专用创作本将于Q4面世。
创意民主化还是专业护城河?
Gartner分析师指出,Flora正走钢索:既要打破创意技术的垄断,又要维护专业价值。当普通用户也能借助AI生成"专业级"作品,真正的创作者如何自处?对此,黄韦伯的回应颇具哲学意味:"火种传播者从不担心自己失去温暖,当工具褪去魔法外衣,人类创意的内核光芒才会真正显现。"
此刻,MWC展厅里,一位独立动画师正在"无限画布"上勾勒新角色。随着AI助手自动补全符合物理规律的角色毛发飘动轨迹,这场始于技术颠覆的变革,或许正在重写人与机器协同创作的定义。(完)
延伸阅读
Flora公司由Weber Wong联合诺奖得主尤拉姆·哈森(Yoram Hazan)于2023年创立,核心团队包含皮克斯前首席动画师、普利兹克奖得主事务所合伙人等。此次发布的"无限画布"将于2025年9月开放专业版订阅,基础套餐定价89美元/月,教育机构可申请公益授权。
相关文章
联想MWC 2025亮剑:裸眼3D笔电+AI指环重构人机交互边界
百度文库AI功能爆发:月活跃用户突破9000万,付费用户超4000万,释放创作与学习的新潜力
百度文库AI功能MAU突破9000万,“自由画布”开启公测引领智能创作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