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店行业的格局悄然变化,OTA(在线旅游平台)平台的流量优势愈发显现,尤其是在携程、美团、抖音等平台的激烈竞争下,酒店行业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压缩。曾经连续创立携程、如家、华住三家美股上市企业的季琦,早在行业变革之初就警告:“如果门店对流量‘过度上瘾’,可能会削弱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今,携程等OTA平台的流量攻势似乎正让这一警言变成现实。
携程的迅猛发展在2024年成为最受关注的中概股之一,凭借强劲的复苏势头,携程一度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冠军,年初至年末股价翻倍,市值突破3000亿元。这背后,是携程通过其月活跃用户超1亿,结合动态佣金、智能定价等策略,建立起强大的商业壁垒,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酒店预定市场的霸主地位。
携程的成功不仅仅依赖其庞大的用户基数,还得益于与华住、首旅等酒店集团的战略合作及投资布局,这使得携程能够掌控更多酒店的供应链,并对市场价格和分销比例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中高端酒店市场,携程几乎一手遮天,牢牢把握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与携程的优势不同,美团和抖音的崛起则依赖于不同的市场策略和目标客群。美团通过其庞大的本地生活服务网络,积累了大量的商户数据,并通过精准的商务拓展团队不断深化与酒店的合作,增强了对中低星级酒店市场的影响力。而抖音则凭借其社交平台的流量优势,迅速跃升为OTA市场的“新贵”。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内容驱动的销售方式,抖音不仅重新定义了酒店预定的消费模式,还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的关注。
尽管这两大平台的客群与携程有所不同,但它们正通过渠道创新和供应链拓展不断侵蚀携程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度假型酒店和中低星级酒店市场,携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OTA平台的强势崛起并没有让酒店行业得到喘息的机会。随着美团、抖音等平台的价格战愈演愈烈,酒店行业的“内卷化”现象逐渐加剧。为了应对OTA的流量引力,越来越多的酒店品牌开始将价格作为竞争的关键,依赖低价和折扣来吸引顾客。然而,这种短期的价格策略往往无法建立长期的品牌竞争力,反而加剧了市场的价格恶性竞争。
与此同时,酒店品牌也在不断寻求通过自有渠道和会员体系来打破OTA的价格束缚。例如,华住集团通过强大的会员制度和数字化管理提升了自有渠道的获客效率;锦江和亚朵等品牌则通过打造特色产品和创新型住宿体验,逐渐构建起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尽管携程、美团、抖音等OTA平台在抢占市场份额时展现出无可匹敌的流量优势,但它们的持续扩张也面临着一个矛盾——如何平衡平台的利益和酒店的自主性。酒店业依赖OTA平台的流量,然而过度依赖会使得酒店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丧失定价权和话语权,最终可能削弱其核心竞争力。
携程等OTA平台也在悄悄进行长远布局,通过投资君亭酒店、布局海外市场等措施,试图打破单一依赖流量的商业模式。但这种依赖流量的增长方式正在面临极限,尤其是在用户需求多样化和平台竞争加剧的背景下,OTA的市场控制力受到越来越多挑战。
当前,酒店行业的未来正处于多方博弈的关键时期。OTA平台的流量优势无疑在短期内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动力,但长期来看,酒店品牌如何在价格竞争、流量控制和用户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决定行业走向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酒店行业的自我创新与转型成为未来成功的核心,而如何在流量巨头的围攻下保持独立性和核心竞争力,将决定这一行业是否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多元化转变,酒店品牌在应对新兴平台挑战的同时,如何挖掘更深层的用户价值,打造独特的市场定位,将决定未来谁能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真正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