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电通创意与剪爱公益联合打造的公益项目《迷失钟表》再度引发广泛关注。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画钟测试”作为灵感来源,这一创意不仅在国内外获得奖项,还在公众中引起了深刻的情感共鸣。通过真实且震撼的方式,这个项目为大众呈现了认知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引发了对早期筛查与疾病认知的广泛关注。
《迷失钟表》项目的核心创意来源于“画钟测试”,这一简单的任务实际上隐藏着对空间、记忆和认知能力的巨大挑战。电通创意团队与剪爱公益通过创意的延展,将这一测试转化为公益传播工具,让观众与认知症患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这个创意不仅通过制作定制的迷失钟表,触动了大量普通观众,更加深了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
电通创意的执行创意总监侯宗昆Recky提到,最初团队也曾怀疑人们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是否足够,毕竟“老年痴呆”这一词汇已为大众所熟知。然而,经过深入调研和与剪爱公益的合作,团队发现,关于认知症的理解远远不够深入,很多潜在患者和家属并未意识到“糊涂”可能是疾病的早期信号。
画钟测试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个轻松的小测验,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言,这一简单的任务充满了挑战。测试不仅考验患者的记忆力、空间认知,还涉及到语言表达和情感控制。通过这一测试,团队收集了数百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不同阶段的画钟作品,这些画作不只是视觉上的错位,更是一种深刻的内心迷失,展现了患者逐渐失去对时间和空间感知的痛苦。
从最初的概念构思到最终的落地实施,《迷失钟表》经历了超过三年的创意打磨。Recky和团队成员们不断深化创意的细节,力求完美。最初,项目团队就收集了大量认知症患者的画钟图,逐步塑造出了充满情感和故事的钟表设计。通过自学三维设计、钟表组装,他们把患者的“迷失”具象化为可以运转的实体钟表。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也让团队更加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迷失钟表》项目的成功不仅在于创意本身,还得益于与德高申通等合作伙伴的支持。在项目传播的后期,剪爱公益和电通创意通过与媒体和各大展览平台的合作,将这个深刻的创意带到了公众面前。通过地铁站展览、社交媒体传播,这一公益活动突破了地域限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尽管公益活动不以商业价值为驱动,但汤彬和Recky相信,创意的力量能够引发更大的社会关注和行动。在展览期间,许多路人驻足观看,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活动信息,产生了连锁反应。尤其是当一位母亲带着女儿在展览中驻足,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这一场景也成为了整个活动的象征——公益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未来有可能在更多人的生活中生根发芽。
通过《迷失钟表》这个项目,电通创意和剪爱公益向我们展示了创意在公益中的巨大潜力。从细节的打磨到合作伙伴的支持,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团队的热情与责任感。无论时间如何流转,公益的力量和创意的传播将永不过时,它们将继续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并激发更多的社会行动。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项目,更是一场关于爱与善意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