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源泉和就业的支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数字化转型仍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技术水平较低、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阻碍了其顺利迈向数字化未来。产业互联网平台在此背景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数字化工具、技术支持和资源整合,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转型。
2024年12月,《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并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全新的参与空间。本文将探讨产业互联网平台如何深度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并探寻它们在推进数字化进程中的具体路径。
《行动方案》提出,支持100个左右的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了落地实施的基础。地方政府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具体的试点场景和合作伙伴,确保转型效果的可持续性。以涂多多为例,平台与新疆兵团合作,打造了能源化工产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当地企业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提升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可以为不同区域的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不仅提升企业竞争力,还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通过与政府合作,平台能够打造精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地方产业的整体转型水平。
《行动方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提出了分梯次的数字化改造策略。平台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云计算服务、数据分析工具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帮助中小企业在技术支持、平台搭建和资金扶持等方面获得强有力的赋能。针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平台可以提供深度的一对一数字化支持,帮助企业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对于小微企业,平台则可通过普惠性服务,帮助其迈出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例如,卓尔智联通过旗下化塑汇平台,利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塑料产业链提效增值,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难题。通过“平台+供应链服务”的模式,卓尔智联为工厂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工厂实现线上运营效率提升30%。
《行动方案》强调,产业互联网平台要与地方产业集群紧密合作,通过供应链协同转型提升集群内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平台通过开发标准化、模块化的数字工具与服务,帮助地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实现“面状”转型,推动集群经济的数字化升级。
例如,致景科技与四川屏山县政府共同建设的纺织智造园,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纺织产业链的强链建设。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全套软硬件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提质增效。自合作以来,园区企业生产质量问题率降低32%,仓储成本和物流支出均有所下降,助力地方产业集群实现数字化协同发展。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企业数据管理与创新应用,鼓励中小企业提升数据采集与系统建设能力。产业互联网平台自诞生以来便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提供精准的数据产品和分析工具,帮助企业提高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汽配产业互联网平台开思通过积累海量数据资源,开发出包括“品牌魔方”和“商机风向标”等数据产品,为配件制造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分析和配件查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竞争力。
《行动方案》还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推广,支持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产业互联网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预测、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决策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例如,明心数智基于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为中国跨境出海企业提供全面的出口报关、退税结汇和产融服务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产业互联网平台将继续深度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和资源整合等全方位服务。通过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将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三年,将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产业互联网平台必将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