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D快报内容详情

孙正义又陷骗局风暴:东南亚独角兽eFishery虚增数据,风投信任遭重创

2周前 113 大屏时代

在全球创投圈频频曝出造假风波之际,东南亚明星独角兽eFishery再度引发轩然大波。据调查报告显示,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中通过虚增收入和利润,宣称2024年前9个月录得1600万美元利润,而实际亏损高达3540万美元;其虚报收入从投资者口中呈现的7.52亿美元骤降至约1.57亿美元。如此瞒天过海的财务造假,直接让孙正义所执掌的软银愿景基金承受重大损失——软银持股近9%的这笔投资如今岌岌可危,成为东南亚创投圈近年来最大的一宗欺诈案件。

640 (4).png

欺骗的种子与投资的盲点

回溯历史,eFishery的创始人Gibran Huzaifah曾是印尼大学生时代凭着对水产养殖市场的敏锐洞察,从租用鱼塘起家,逐步发展到拥有70多个鱼塘和一家鲶鱼加工厂。2014年,他联合校友成立了eFishery,希望借助智能投喂系统革新传统养殖。然而,早在A轮融资时,为了顺利获得投资,这位野心勃勃的创始人就决定夸大公司业绩,将原本不足三分之一的融资额顺利敲定。此后,他不断制造虚假数据,通过Excel造假与ERP真账分流,并借助空壳实体公司进行虚构交易,将业绩夸大20%至25%。从2018年400万美元的“幸运融资”一路走来,eFishery的造假手段最终累积成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

孙正义的豪赌与投资信任的破裂

孙正义以敢赌著称,他曾在WeWork、IRL等多个项目上大手笔押注,坚信能够捕捉下一个颠覆行业的机会。2017年,他仅凭短短12分钟的交谈就决定投资亚当·诺伊曼的WeWork,结果几年后,这家曾被视为未来独角兽的公司宣告破产;随后,在IRL和其他项目上,类似的信任失误接踵而至。如今,eFishery暴雷,再次让孙正义和软银陷入窘境,投资人们不得不质疑,这种一边夸大成绩、一边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究竟是否早已成为某些创业者的生存法则。

对赌协议与市场信用的脆弱性

随着一系列造假事件曝光,市场对创投圈的信任基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弥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对赌协议逐渐成为投资机构用来风险定价和约束创业者的手段。投资人不得不通过设定净利润、用户规模等量化指标,来防范可能的欺诈行为。然而,这种双向约束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但也暴露了整个市场信用体系的脆弱:当双方都无法建立起充分信任时,复杂的条款设计反而成了信任危机的冰山一角。

结语:信任危机下的反思与未来

eFishery事件无疑是一次沉痛的教训,它不仅令全球投资机构对东南亚市场望而却步,更深刻揭示了创业生态中信息披露不透明和道德风险的普遍问题。正如一位投资人所感慨:“每一条新增的条款,都是曾经血与泪的教训。”如今,孙正义和软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逻辑,而市场上关于对赌和回购条款的争论也愈演愈烈。

在这个充满巨额资本与高风险豪赌的创投时代,信任是最为珍贵的货币。唯有坚持诚信、实事求是的经营理念,才能为创业者赢得长久的发展空间,也才能让投资者真正看到企业的内在价值。正如那封题为《成功没有捷径》的非公开信所言,唯有构建以诚信和韧性为核心的企业,才能确保优质收入与可持续发展,为整个市场带来一丝希望。

相关标签: eFishery 孙正义 造假 软银 信任 投资 创投 信任危机 创业者 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