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最新研究正掀起一场关于验证码“有效性”与隐私风险的风暴。研究报告《茫然与困惑:关于reCAPTCHAv2的大规模真实用户研究》直指谷歌旗下reCAPTCHA工具:它不仅几乎未能阻止机器人流量,反而悄无声息地通过追踪cookie获取用户数据,为谷歌贡献了近万亿美元的价值,同时还在全球范围内浪费了用户数十亿小时的宝贵时间。
研究聚焦了两种最常见的reCAPTCHAv2形式:
看似防范机器人入侵的两大措施,其实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商业野心——前者生成的追踪cookie为广告定向提供了数据支撑,而后者则被用于训练谷歌内部的人工智能模型,甚至可能被出售给其他公司。
在一项为期13个月的实验中,研究人员悄然将reCAPTCHAv2集成到校内学生账户系统的注册和密码找回流程中,对3600名用户的操作进行了不记名的监测和抽样调查。结果毫不意外:用户在面对更复杂的图像验证码时花费的时间更长,体验也更为糟糕。数据显示,图像与行为验证码的平均完成时间约为3.53秒。将这一数据乘以2010年至2023年间互联网上完成的约5120亿次验证码验证后,研究得出令人瞠目的结论:
换个角度想,这8.19亿小时相当于1182.7个普通人一生(以79年为平均寿命)全部用于“对付”验证码。
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人类与机器破解验证码的表现:如今,机器人完成“我不是机器人”复选框的速度远超人类;在图像识别方面,虽然机器人耗时略长,但其准确率却更高。与此同时,研究者警示,验证码生成的追踪cookie不仅暴露了用户隐私,还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
基于谷歌公开的图像识别数据集价值及单个追踪cookie的终身价值,研究估算出:
研究最后直言:“reCAPTCHAv2的真正功能似乎是伪装成安全防护工具,实则作为一个庞大的追踪数据工厂来盈利。”既然验证码对互联网安全或网站功能并无实质性贡献,研究者呼吁应当逐步淘汰这种机制——但在短期内,改变似乎仍遥遥无期。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CAPTCHA背后的巨大隐形成本,也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在数字时代,为了所谓的“安全”付出的代价究竟是否值得?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击和验证,又是否早已被资本化,成为了数据帝国中的另一笔“隐形收入”?
面对如此巨大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以及伴随而来的隐私风险,我们或许该问:这真的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构筑一个更庞大的商业数据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