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D快报内容详情

市值蒸发7000亿!当特斯拉高管集体套现,马斯克还能拯救这艘“巨轮”吗?

2025-02-08 13:49:18 992 大屏时代

最近的特斯拉,风起云涌。短短几天时间里,董事会及高层共抛售近20万股股票,价值折合人民币超过5亿元。与此同时,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7.5%,市值蒸发逾7000亿元。
更令市场错愕的是,这波减持浪潮中不仅包括特斯拉的首席财务官和董事会主席,连马斯克的“亲弟”、董事会成员金巴尔·马斯克也选择大幅套现。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投资者对此颇为焦虑:难道特斯拉真的要走下坡路了吗?

S2ab6f10c-2d0f-4c99-90af-3549b4d262f7.png

一连串抛售,背后有何玄机?

根据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交易文件,首先是公司CFO塔内贾·瓦伊巴夫(Taneja Vaibhav)以每股约383美元(约合2792元)的价格卖出了7000股,套现金额接近1955万元人民币。此前,他行使期权的成本仅为18.22美元,可谓一笔“无本万利”的大收割。

更大手笔的当属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罗宾·丹霍姆(Robyn Denholm)。她同样以极低的期权成本获得特斯拉股票,随后以均价384.04美元的价格抛售了112390股,一次性套现逾3亿元人民币。至此,两位高管合计抛售了近12万股,成交金额超3.3亿元。

然而,这还不是终点。紧接着,马斯克的亲兄弟金巴尔·马斯克(Kimbal Musk)也提交了出售75000股的计划,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金巴尔在特斯拉内部地位特殊,被视为马斯克最信任的商业伙伴之一。他的减持往往能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有时甚至会引发股价的新一轮下探。

从实际操作角度看,CFO和董事长属于“正常行权”,特别是CFO此前就已经宣布离职,抛售有一定合理性。但金巴尔·马斯克的举动则更耐人寻味。是他先预见了特斯拉股价的风险?还是大手笔抛售本身让投资者心生疑虑,进一步加大了股价的下跌?或许两种猜测都存在。

业绩亮点骤减,“价格战”冲击毛利

刚刚公布的2024年报似乎也坐实了外界对特斯拉遇到新难题的猜想。去年全年营收达到976.9亿美元(约7386.15亿元),同比仅微增0.95%。其中,最核心的汽车业务收入下滑6.5%,直接导致全年净利润同比腰斩,只有70.9亿美元(约536.06亿元)。

为何如此?一方面,特斯拉过往赖以“高歌猛进”的汽车销量,去年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尤其在欧洲市场销量大跌超过10%,美国本土也下滑5.1%,唯有中国市场贡献了8.8%的增长,算是唯一“亮点”。
另一方面,特斯拉全球性“降价”策略显然影响了毛利表现:全年汽车毛利率从前一年的近20%降至18.4%,第四季度更跌至16.61%,创下2019年以来新低。加上欧洲消费者对于传统品牌的偏好升温,以及其他电动车企纷纷发力,特斯拉在海外市场的先发优势面临更激烈挑战。

马斯克的“双卡”策略:新车与AI

面对质疑,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继续端出两道“主菜”——新车和AI。

  • 新车方面:传闻中的“Model 2”或将于今年上半年亮相,定价不超过20万元,试图进一步抢占平价电动车市场。这款低价新车若能成功落地,或许能补足特斯拉在销量增速方面的短板。
  • AI业务:马斯克强调,FSD(全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将在2025年开花结果。今年6月,Robotaxi预计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进行无人监管试运营;而人形机器人也计划小批量进厂“上岗”,特斯拉已为此疯狂招募机器人技术人才。

只是,这两块业务能否真正成为特斯拉未来的增长引擎?就像投行和投资者一直关心的:AI技术与消费级汽车业务还隔着相当长的落地周期。特斯拉能否在短期内靠这两样“新菜”直接打破营收和利润的瓶颈,仍是未知数。

集体抛售、业绩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如今的特斯拉似乎已进入下一个拐点。马斯克团队是否依然能“星辰大海”?在新车与AI的双轮驱动下,特斯拉能否走出一条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无论如何,特斯拉依旧拥有先进的技术基底和世界级品牌号召力。只要马斯克能把“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这两块大棋玩转,并让平价新车型真正落地,或许依然能在电动车的浪潮里继续引领风骚。
只不过,资本市场的情绪就像飓风,既能一夜捧上云端,也能瞬间击落谷底。高管们的大规模减持更是推波助澜,让投资者焦虑不已。后续特斯拉能否给出振奋人心的成绩单,才是左右市场信心最关键的一步棋。

相关标签: 20 7000 特斯拉 马斯克 AI 抛售 新车 巴尔 CFO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