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D快报内容详情

AI工具定价困局:软件供应商如何应对企业需求与成本挑战?

3天前 64 大屏时代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部署人工智能工具时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尽管ChatGPT等人工智能应用的问世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如何定价依然是软件公司面临的巨大难题。在高昂的计算成本和市场需求之间,AI软件供应商正在探索新的定价策略,试图找到既能吸引企业客户,又能保证盈利的平衡点。

im-29772354.jpg

自从ChatGPT公开发布以来,AI工具的需求急剧增加,但企业在采用这些新技术时,往往对高昂的价格持保留态度。尤其是当AI工具的计算资源需求非常高时,软件公司为了弥补成本,往往不得不设定较高的价格。例如,微软推出的365 Copilot服务,就收取每用户每月30美元的费用,比不带AI功能的版本贵出60%。

AI工具价格过高:CIO们的顾虑

许多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对AI工具的价格感到担忧。布里斯托尔-迈耶斯公司(Bristol Myers Squibb)的数字与技术负责人Greg Meyers表示:“一年前,许多AI工具的定价都过高。大多数公司高估了我们愿意为AI功能支付的价格。”这样的高价格让许多企业在推广这些工具时感到困难,尤其是在这些工具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时。

此外,虽然一些新的AI模型如DeepSeek的R1声称训练成本远低于美国主流模型,但目前CIO们仍然面临着价格过高的难题。美国联合航空的CIO Jason Birnbaum也表示,他们暂时还未准备好在大范围内部署类似Copilot的通用AI工具。

新的定价策略:如何让AI工具更具吸引力?

为了让更多企业接受AI工具,供应商开始调整定价策略。Google最近宣布将其Workspace套件的价格从每月每人12美元加上20美元的Gemini AI工具费,调整为每月14美元,包括Gemini AI功能。微软则推出了基于使用量计费的定价策略,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的用户可以根据交互的次数付费,价格可能只有几分钱。

微软的营销负责人Jared Spataro表示:“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每用户每月的收费方式很难让他们大规模推广,因为他们还不确定如何为AI工具定价。”这种基于使用量的计费方式能够降低进入门槛,并最终吸引更多的企业用户,未来可能会转向更高价的全功能版。

DIY解决方案:企业自己开发AI工具的挑战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AI工具的可行性,许多公司也在试图自己开发类似的工具以降低成本。Principal Financial的CIO Kathy Kay表示,她自己开发了一个工具,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复制Copilot的一些功能。这意味着,如果供应商不能提供合适的价值,他们可能会迫使企业选择自主研发而非购买现有工具。

亚马逊AWS的Bedrock平台便是采用这种思路,允许企业以每次交互不到一美分的价格访问由多个公司提供的AI模型,包括Anthropic、Meta和Mistral AI等。尽管亚马逊也提供工作助手服务Amazon Q,但其费用依然相对较低,每用户每月3到20美元。

供应商与企业博弈:公平定价的挑战

随着AI模型计算成本的逐步降低,CIO们开始对供应商是否会在降价时公平对待企业产生疑虑。全国性保险公司的CIO Jim Fowler表示,如果供应商在定价和交易上不公平,企业可能会选择自己构建AI能力,而非依赖外部工具。

Salesforce也在调整其定价策略,提供更多的灵活性,以便企业能够根据使用量和最低支出灵活选择。这种变化反映了企业对AI工具价值的重新评估,也表明供应商在定价上面临更大压力。

AI定价的未来:没有“万能公式”

当前,AI工具的定价仍处于试探阶段,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尚未结束。CIO们表示,在这一领域,“野蛮西部”的局面仍在持续,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定价创新出现。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供应商将不得不不断调整价格策略,以便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竞争力。而企业则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这些工具的价值,确保其投资能带来实际回报。

这一时期,AI工具的定价尚未有统一标准,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逐渐成熟,企业和供应商将在价格与价值之间找到更合适的平衡点,推动AI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关标签: 20 365 AI 工具 定价 CIO 企业 供应商 价格 Copi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