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VE(Cave Automatic Virtual Environment)作为一种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凭借其多面投影屏幕和高沉浸感的交互体验,正在各行业掀起一场技术革命。近期,CAVE系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备受关注,其潜力在商业、科研、教育等领域正逐步显现。商业领域:沉浸式房间的无限可能TechViz公司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沉浸式房间和VR CAVE系统商业潜力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CA...
2024年,人工智能(AI)的一个通常被视为缺陷的特性——“幻觉”——竟然成为推动科学突破的关键。根据《财富》杂志的报道,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大卫·贝克(David Baker)凭借AI模型的“幻觉”特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最终获得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贝克教授的获奖研究,利用AI技术成功发明了新型蛋白质,这一突破性进展为他赢得了这一世界级荣誉。AI“幻觉”:从缺陷到创新动力AI模型的“幻觉...
在科学探索的漫长历史中,人类始终在追寻一个可以解答一切的“神”——一个全知全能、无所不能的存在。从晶体管到人工智能,我们不断突破技术边界,试图让计算机具备更强大的智能。如今,AI正一步步走向更深的领域,成为科研的得力助手,但它是否真的能帮助我们达到科学的巅峰,还是潜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一、人类的“造神计划”从古至今,科技进步的背后总有一个深刻的动力——人类对知识的无尽追求。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触及宇宙...
随着2024年的结束,各大社交平台和音娱平台纷纷发布了年度报告,而在这个AI元年中,AI大模型无疑成为了焦点。从智源研究院发布的FlagEval“百模”评测结果来看,国内外的AI大模型竞争愈发激烈,而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展也让人目不暇接。01 | 多模态模型的迅猛发展2025年,AI技术的发展已不仅限于单一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的出现无疑为AI的应用打开了新天地。此次评测数据显示,字节跳动的“豆包通用模...
在AI技术的强大推动下,科研领域迎来了革命性变化。由AMD与霍普金斯大学联合打造的Agent Laboratory智能实验室系统,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在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等环节全方位助力科研工作。该系统的核心驱动力是大型语言模型(LLM),不仅显著提高科研效率,还将成本降低了84%。Agent Laboratory:科研自动化的前沿工具Agent Laboratory是一款由LLM驱动的科...
随着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2025年无疑是AI技术加速革新的关键年。在过去的几年里,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工作方式、生产模式,甚至是社会结构。2024年,AI技术蓬勃发展,创新成果层出不穷,而2025年则是AI从“原始积累”迈向“基石稳固”的年头,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应用更加广泛的阶段。让我们一同展望,2025年AI会带来哪些令人兴奋的革命性趋势。一、自主AI Agent:...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发布了2024年全球AI研究TOP100高校榜单(Nature Index Supplements 2024 AI),评选出在人工智能(AI)研究领域表现卓越的100所全球顶尖高校。中国在该榜单上表现亮眼,共有19所高校入选,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AI研究实力大增,19所高校上榜据榜单数据显示,清华大学成功跻身全球前十,位列第10名,展现了中国高校在A...
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专业成为了广大学子关注的焦点。随着技术的发展,AI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医疗到金融、交通、教育等领域,无处不在。而随之而来的,是该专业在学术界的火爆,成为各大高校和考生争相选择的热门专业。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第五轮学科评估,清华大学无悬念地位居榜首,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排在第二、第三名,继续巩固了中国顶尖高校在这一领域的领军地位。同时,所有C9高校均进入...
谷歌宣布推出“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系统,旨在帮助人类研究人员加速科研进程,打破长期困扰科学界的瓶颈。该系统利用谷歌最新的Gemini 2.0技术,能够为科学家们生成创新的可验证假设、详细的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大大提升科学研究的效率。“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不仅支持研究人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还能够用自然语言与其互动,提供高效的反馈。这个系统并非旨在替代科学家,而是成为他们的重要助手,协作解决问题,...
近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图灵奖双料得主、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Geoffrey Hinton 在社交媒体 X 平台上公开发文,呼吁将特斯拉及 SpaceX 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从英国皇家学会除名,引发了全球科技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破坏美国科学机构” 指控Hinton 在帖子中直指马斯克主导的 “美国政府效率部” 对科研经费和项目做出大幅削减,给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及教育部门等带...
2025年3月7日,在中国贵州喀斯特地区,一座拥有500米口径的巨型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在实现性能大幅升级的同时,也为当地旅游业注入新活力。去年,仅凭FAST带来的参观热潮,就直接推动当地经济收入超过15亿元,成为科技与经济双赢的典范。【科技前沿:FAST的跨越式进步】自1994年南仁东提出构想以来,历时22年的建设让FAST于2016年9月25日正式启用,成为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日前明确表示,不愿接受任何通过其大模型赚快钱的外部投资提议。他在接受潜在投资者接洽时坦言,自己更希望保持专注于科学研究与技术探索的初衷,拒绝外界可能带来的干预。消息人士透露,近期包括腾讯和阿里巴巴在内的多家中国科技巨头高管曾与梁文峰会面,探讨潜在合作机会。然而,自2023年底以来,DeepSeek向多个风险投资基金(包括一些外国投资者)进行推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