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工智能(AI)的一个通常被视为缺陷的特性——“幻觉”——竟然成为推动科学突破的关键。根据《财富》杂志的报道,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大卫·贝克(David Baker)凭借AI模型的“幻觉”特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最终获得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贝克教授的获奖研究,利用AI技术成功发明了新型蛋白质,这一突破性进展为他赢得了这一世界级荣誉。AI“幻觉”:从缺陷到创新动力AI模型的“幻觉...
阿里通义千问 Qwen 团队于今日发布了基于 Qwen2-VL-72B 构建的开源视觉推理模型——QVQ-72B-Preview,标志着视觉推理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该模型通过增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像物理学家一样沉着冷静地面对复杂的物理和数学问题,进行深度推理并给出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模型主要聚焦于提升视觉推理能力,为各类科学和数学推理问题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视觉推理能力的飞跃QVQ-72B-P...
在科学探索的漫长历史中,人类始终在追寻一个可以解答一切的“神”——一个全知全能、无所不能的存在。从晶体管到人工智能,我们不断突破技术边界,试图让计算机具备更强大的智能。如今,AI正一步步走向更深的领域,成为科研的得力助手,但它是否真的能帮助我们达到科学的巅峰,还是潜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一、人类的“造神计划”从古至今,科技进步的背后总有一个深刻的动力——人类对知识的无尽追求。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触及宇宙...
随着2024年的结束,各大社交平台和音娱平台纷纷发布了年度报告,而在这个AI元年中,AI大模型无疑成为了焦点。从智源研究院发布的FlagEval“百模”评测结果来看,国内外的AI大模型竞争愈发激烈,而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展也让人目不暇接。01 | 多模态模型的迅猛发展2025年,AI技术的发展已不仅限于单一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的出现无疑为AI的应用打开了新天地。此次评测数据显示,字节跳动的“豆包通用模...
2025年1月15日,国内知名游戏开发公司游戏科学宣布正式推出全新衍生品品牌——黑神话BLACKMYTH。这一品牌标志着游戏科学不仅在游戏开发领域取得突破,也开始深入挖掘游戏文化的衍生价值,拓展游戏体验的边界。品牌诞生的背景与初衷《黑神话:悟空》自发布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其背后的神话故事和精美画面,也因其创新的游戏玩法和世界构建。游戏科学在长时间的开发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玩家对游戏世界的情感...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应用边界,进入了科学创造力的核心领域。特别是在202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布后,AI引发的“幻觉”被重新审视,不再仅仅是模型生成的误差或偏差,而成为激发科学新发现的重要灵感来源。科学家们通过与AI的互动,将原本可能被忽视的思路转化为创新方案,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前沿的发展。这种“幻觉”并非一种简单的错误,而是一种充满启发性的科学方法的延伸。从直觉到“...
近日,杭州黑神话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一新公司由著名游戏公司“游戏科学”旗下关联公司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根据天眼查App的数据显示,黑神话文化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了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互联网销售、数字创意产品展览展示服务以及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等多个领域。“黑神话”系列延伸至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中国游戏行业的翘楚之一,游戏科学凭借《黑神话:悟空》这款备...
人工智能(AI)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往往让人联想到Google DeepMind的AlphaFold,该模型因成功预测蛋白质折叠结构而赢得了诺贝尔奖。而现在,OpenAI也宣布进入科学发现领域,推出了一款专门用于蛋白质工程的AI模型,旨在促进生命科学的突破,尤其是在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中。OpenAI的AI模型:催生干细胞的蛋白质OpenAI最新研发的模型,名为GPT-4b Micro,已成功帮助科学...
在科技与自然的交汇点上,国家自然博物馆迎来了令人惊叹的创新展项——由利亚德数字展陈创意团队倾力打造的“植物世界”裸眼3D作品。这一前所未有的裸眼3D数字展览,凭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再现了植物世界的奇迹与奥秘,观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感受到立体、动态的视觉体验,带来了全新的科普展示方式。突破性创意: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植物世界”裸眼3D项目的设计与制作是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展览创新方面的一次大胆...
前OpenAI首席技术官(CTO)米拉·穆拉蒂宣布成立新公司——思考机器实验室(Thinking Machines Lab),并公开了其创始团队的成员名单。该公司旨在弥补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存在的差距,推动AI技术的深入理解与定制化应用。思考机器实验室的初始团队成员均来自顶级科技公司,约半数人员曾在OpenAI工作,其中包括OpenAI联合创始人约翰·舒尔曼、前研究副总裁巴雷特·佐夫等知名专家。此外,...
谷歌宣布推出“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系统,旨在帮助人类研究人员加速科研进程,打破长期困扰科学界的瓶颈。该系统利用谷歌最新的Gemini 2.0技术,能够为科学家们生成创新的可验证假设、详细的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大大提升科学研究的效率。“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不仅支持研究人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还能够用自然语言与其互动,提供高效的反馈。这个系统并非旨在替代科学家,而是成为他们的重要助手,协作解决问题,...
2025年2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宣布发布全国首个AI心脏大模型——“观心”测试版。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深耕,特别是在心脏健康的精准诊断与预测方面,可能为临床治疗带来革新。据悉,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成立于2023年9月,致力于多领域的大模型技术研究,其中包括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医疗健康方向。此次发布的“观心”大模型,是该研究院与复旦...
近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图灵奖双料得主、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Geoffrey Hinton 在社交媒体 X 平台上公开发文,呼吁将特斯拉及 SpaceX 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从英国皇家学会除名,引发了全球科技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破坏美国科学机构” 指控Hinton 在帖子中直指马斯克主导的 “美国政府效率部” 对科研经费和项目做出大幅削减,给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及教育部门等带...